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邀请函|中山大学第十四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分论坛
公告详情
单位简介
论坛安排
论坛介绍
中山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创办于2015年,是我校人才招聘工作的品牌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十三届吸引了全球五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00多名青年才俊参加。
论坛旨在为全球优秀青年学者搭建学术交流和互动的平台,通过大会主论坛、分论坛等活动方式,展示中山大学逐梦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前景,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历史发展机遇,吸引全球英才加入到中山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伟大事业中。
本次论坛主会场设置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山堂。论坛将结合光明区2023年“光明向未来”第二届青年科学家发展大会的契机,汇聚全球知名学者,共创光明未来。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将设置分论坛,邀请全球电子信息领域青年学者齐聚广州校区东校园,旨在促进电子信息领域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合作,碰撞思想,启迪智慧,加强交流,协同发展。
邀请对象
具有一流高校助理教授及以上任职经历或相当水平职务任职经历的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
具有海内外知名高校博士后工作经历,或博士毕业于海内外一流高校的优秀青年学者。
说明:学校将为受邀学者统一安排论坛期间食宿,并提供交通补贴。
报名方式
即日起至2023年5月23日24时,扫描下方二维码登录“中山大学人才报名系统”,选择“中山大学第十四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场次进行报名,意向单位选择“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
报名系统开放时间
招聘学科领域
1. 电子科学与技术
微纳结构电子光子与器件、集成光电子与光子学、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平板显示材料与器件技术、穿戴式电子及系统、生物医疗电子与信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等;
2. 光学工程
信息光电子技术、发光与显示技术、纳米光子技术、先进光通信器件与模组技术、微波太赫兹波光子学、光电能量转换材料与技术等;
3. 信息与通信工程
射频技术与无线信道、无线网络与传输技术、物联网芯片与系统、多媒体信号处理、光通信与先进光信号处理、量子信息与通信、信道与编码等;
4.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集成电路加工与装备、混合集成芯片与系统、微纳电子材料与器件。
招聘岗位与具体要求
1. 教研岗教师
▷长聘教授: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在人才培养或学术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公认的标志性重大成就和贡献;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学术地位,具有带领本学科赶超或引领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具有突出的团队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
▷长聘副教授: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在人才培养或学术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广泛认可的创新性成就和贡献;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学术地位,具有保持本学科国内外先进水平的能力;成为本学科领域独立学术带头人。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
▷预聘副教授: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在人才培养或学术研究方面取得高水平成果;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具有成为本学科领域学术带头人或优秀学者的发展潜力。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
▷预聘助理教授: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活跃的创新思维和扎实的研究基础;取得较高水平的专业成果;学术发展潜力较大。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2. 研究型教师
▷研究教授:一般应在海内外高校、研究机构或知名企业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当水平职务,取得不少于3项的标志性研究成果或重要成果,成果特别突出者数量可适当减少。国内申请者有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级科研任务的经历,海外引进人才有承担高水平科研任务的经历。一般不超过45周岁。
▷研究副教授:一般应在海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知名企业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当水平职务,取得不少于3项的代表性成果或1项特别突出的代表性成果。一般不超过40周岁。
▷研究助理教授:一般应在海内外高校、研究机构担任博士后、讲师或助理教授职务或具有相关研究经历,取得不少于2项的代表性成果或1项特别突出的代表性成果。一般不超过35周岁。
3. 博士后
▷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熟悉高等教育规律,了解国内外高等教育情况,具备国际化的学术视野,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国内外优秀博士。
联系方法
联系人:林老师
联系邮箱:
联系电话:
+86 20-39943353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大学城外环东路132号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院官方网站:
http://seit.sysu.edu.cn/